非同質化代幣(NFT)一度成為市場熱話,科技巨擘相繼步入「元宇宙」,當中最高調的莫過於facebook斥資4.68億元,易名為Meta重塑品牌,連股份代號也要改為META。事隔一年許,Meta商務與金融科技總監Stephane Kasriel於個人Twitter上發文,宣布公司放棄發展NFT的決定。他表示:「我們現在正在逐步減少數字收藏品 (NFT),以專注於支持創作者、個人和企業的其他方式。」
Meta當天高調「示愛」元宇宙,今天低調「分手」NFT,數字收藏品功能不足一年被棄,到底發生過甚麼事?當中最大的原因莫過於是「燒錢太多」。Meta負責發展元宇宙平台的Reality Labs部門,去年末季營運虧損錄得42.8億美元,按年擴大約三成;全年營運總損錄高達137.2億美元。
NFTIV聯合創辦人及首席執行官劉榟軒認為,Meta放棄發展NFT的原因,主要是在美國和歐洲的開發成本太高,當中涉及開發者、區塊鏈、基礎設施等等不同成本。他又表示,雖然在香港發展的成本一樣高,但香港有著中國作為龐大市場的後盾,因此相對值得投入。
▪️Meta示範在ig上展示NFT▪️
NFT交易價量齊跌逾九成半
根據NFT分析平台nonfungible.com資料顯示,NFT的交易量由去年5月單日高見12.03萬宗,涉及金額8.09億美元(約63.102億港元),收窄至上周六(11日)的3959宗交易,涉及金額1573.45萬美元(約1.23億港元);交易量和交易總金額均有超過九成半的跌幅。
從數據顯示,NFT的熱度大不如前,可形容為步入寒冬。劉榟軒則表示,由於現時NFT已擴展至不同賦能和使用場景,且不是所有NFT也能在市場上銷售,認為市場的交易數據,並不能真實反映NFT的趨勢或發展。
分析:交易不能反映真正發展 賦能才是道理
比起初時「盲炒」NFT頭像,現時的NFT市場則重視「用途」。例如去年的動漫節上,政府首次推出NFT門票;去年3月,中國碳中和 (01372) 也首次發行碳資產NFT,支持買家從而抵消相關排放。不少品牌仍繼續推出NFT項目,反應亦不差,可見NFT尚有發展空間。其中,星巴克(Starbucks)(美:SBUX)早前推出首個NFT項目,2000個NFT在18分鐘內已經售罄。
使用以NFT形式發行的門票入場看電影。在登記的過程當中,如果沒有MetaMask(一個區塊鏈錢包)的用戶,只要輸入名稱和電郵地址,並設置密碼便可以。在戲院入場的時候,只須要透過手機展示NFT便可以,整體過程流暢易用。